【中國禮品網(wǎng)訊】伴隨著中國與各國間國際交往的不斷加深,中國人也與一些外國友人建立起了聯(lián)系和友誼,禮品則為雙方間的溝通交往搭起了良好的互通橋梁。需要指出的是,外國的風(fēng)俗習(xí)慣與中國有著很大差異和不同,在向他們贈送禮品時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主要有:
考慮受禮人的喜好
"投其所好"是贈送禮品最基本的原則。如不了解對方喜好,穩(wěn)妥的辦法是選擇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藝品。中國人司空見慣的風(fēng)箏、二胡、笛子、剪紙、筷子、圖章、臉譜、書畫、茶葉,一旦到了外國友人的手里,往往會備受青睞,身價倍增。禮不在重而在于合適,有時送太貴重的禮品反而會使受禮者不安。
贈禮以面交為好
西方人在送禮時十分看重禮品的包裝,多數(shù)國家的人們習(xí)慣用彩色包裝紙和絲帶包扎,西歐國家喜歡用淡色包裝紙。向外國友人贈送禮品時,既要說明其寓意、特點與用途,又要說明它是為對方精心選擇的。不要畫蛇添足地說什么"小意思,實在拿不出手"等等,這種過謙的說法,會大大減低禮品的分量。
贈禮要適時
在有些國家,在對方送禮時才能還禮;在有的國家(如日本),要選擇人不多的場合送禮;而在阿拉伯國家,必須有其他人在場,送禮才不會有賄賂的嫌疑。在英國,合適的送禮時機是請別人用完晚餐或在劇院看完演出之后。在法國,不能向初次結(jié)識的朋友送禮,應(yīng)等下次相逢的適當時機再送。
按各國習(xí)俗贈禮
阿拉伯國家中國的工藝品在這一地區(qū)很受歡迎,造型生動的木雕或石雕動物,古香古色的瓷器、織錦或香木扇,繪有山水花鳥的中國畫和唐三彩,都是饋贈的佳品。向阿拉伯人送禮要尊重其民族和宗教習(xí)俗,不要送古代仕女圖,因為阿拉伯人不愿讓女子的形象在廳堂高懸;不要送酒,因為多數(shù)阿拉伯國家明令禁酒;向女士贈禮,一定要通過她們的丈夫或父親,贈飾品予女士更是大忌。
在日本,日本人將送禮看作是向?qū)Ψ奖硎拘囊獾奈镔|(zhì)體現(xiàn)。禮不在厚,贈送得當便會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送日本人禮品要選擇適當,中國的文房四寶、名人字畫、工藝品等最受歡迎,但字畫的尺寸不宜過大。所送禮品的包裝不能草率,哪怕是一盒茶葉也應(yīng)精心打理,但日本人忌諱打上蝴蝶結(jié)。中國人講究送煙送酒,而日本人卻送酒不送煙。中國人送禮成雙,日本人則避偶就奇,通常用1、3、5、7等奇數(shù),但又忌諱其中的"9",因為在日語中"9"的讀音與"苦"相同。按日本習(xí)俗,向個人贈禮須在私下進行,不宜當眾送出。
美國與美國人交往,有兩種場合可通過贈禮來自然地表達祝賀和友情,一是每年的圣誕節(jié)期間,二是當你抵達和離開美國的時候。如是工作關(guān)系可送些辦公用品,也可選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美工藝品。在美國,請客人吃頓飯,喝杯酒,或到別墅去共度周末,被視為較普遍的"贈禮"形式,你只要對此表示感謝即可,不必再作其他報答。去美國人家中做客一般不必備厚禮,帶些小禮品如鮮花、美酒和工藝品即可,如果空手赴宴,則表示你將回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