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禮品網訊】求人辦事總免不了要送別人些禮品,以表示自己的誠意,殊不知送禮還是一門學問,值得人們好好研究一番。
既然是要送禮給別人,當然要好好研究一下別人的心理,這樣一來,你就必須要先懂點送禮心理學。心理學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人們往往對它所發(fā)揮的作用驚嘆不已,而將其運用到送禮之中,也同樣會收到絕佳的效果。下面是從心理學這一角度出發(fā)得出的送禮應注意的問題:
1、通過禮品可以看出送禮者的性情愛好
李華在過年過節(jié)時經常會收到一些禮品,他每次都是將這些禮品與送禮者的名字記下來,為的是作為回禮的參考。
天長日久,他逐漸悟出:從對方所送的禮品上可以觀察此人的性情愛好。如果對方送陳年美酒給你,其實表示送者也對美酒有所偏好;若贈送造型典雅的茶具,則送者必是對茶具有愛好者。
如此說來,每個人對禮品的選擇,經常在無意識中透露出自己的喜好,即便是價格頗為高昂,也會產生“這也是自己所喜愛的”這種心理,而不去在乎其價格的高低了。
然而從另一個方面講,這也就帶有一種強加于人的色彩,容易給對方一種強迫感。
因此,請記?。阂晃兜剡x擇自己所喜歡的禮品送給別人將失去送禮的意義,只有贈送對方所需要的,并且能真正表達自己的誠意的禮品,才是真正“送禮的藝術”。
2、禮品價值高低,取決于雙方的地位和關系好壞
受到別人的照顧或恩惠時,必定為了表達謝意而送禮。然而,送禮卻給許多人造成不少的困擾。
阿文非常喜歡幫助別人,但卻對那些受患者送來的禮品深感尷尬,因為許多家庭并不富裕的人,卻送來非常昂貴的禮品,自己只是舉手之勞,常覺得受之有愧,他常常嘆息地說:“其實可以不用送如此大禮。”
其實,送禮金額高低往往決定于對收禮者的印象。在節(jié)慶前夕,許多南京禮品公司的禮品柜臺前都會聽到許多夫妻低聲商討“是否太失禮了”、“不值得送如此昂貴的東西”之類的話。反之,從收禮者的角度來看,若得到的遠比預期的低,便會大感不悅,甚至比根本沒有送禮來得更為氣憤;可能責備對方“不識時務”、“沒有禮貌”等,有一種身份地位被貶低的憤怒。
3、送給對方家人喜歡的東西能加強對方對你的好感
當美國電影《ET》上演后,在社會上曾轟動一時,有位先生去拜訪他的朋友,就買了“ET”的模型送給對方兩個3歲和5歲的孩子,結果小孩子們異常高興,從那時起就稱這位先生為“ET伯伯”,而且每次去都受到他們一家人的歡迎。
像這種情形許多人都見過,甚至親身體驗過。
有句話說:“擒賊先擒王。”用來形容這種情形,或許不是十分恰當;但事實就是如此,有時送對方本人喜歡的東西,還不如送其家人喜歡的東西,更能加強對方對你的好感。
尤其重要的是,像這樣針對家人的送禮方式,有時還會造成和對方之間的交情在質的方面產生變化等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值得留意的是,像這種情形的送禮,其送禮的內容多少應有點意外性,讓別人產生驚喜的感覺,否則效果不會太好。
4、人在困難時,接受少量的資助會覺得格外感到
有位著名的畫家年輕時過了一段非常困苦的生活,經常三餐不繼。有一次,他把一幅連自己都沒信心的畫拿到畫商那兒,畫商看了半天,付給他一筆在當時他認為很多的錢,令他十分感激。
就畫家來說,畫商并非買了這幅畫,而是給了他前途。后來,他終于成功了。
那筆金額是否很高呢?其實不見得,但直到今日,那位畫家對這筆款項一定還覺得非常龐大。人在困厄消沉中,有人向他伸出的援助之手,可以使人產生長久的感恩之情。由此可見,在別人困難時,你的禮品比在別人發(fā)達時你再送的禮品要珍貴得多。
如上所述,在送禮時懂點送禮心理學,將會使你順利地送出禮品,達成自己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