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禮品網(wǎng)訊】尊重!送禮是奉獻歡樂,表達一份自己的真情實意。無論是商務(wù)交流中贈送商務(wù)禮品,還是私人之間的感情交流,亦或公司為員工發(fā)放的福利禮品,以及商品促銷時的廣告禮品或贈送禮品,都要尊重受禮人。這份尊重表現(xiàn)在你選擇的是自己也希望接受的禮品。古曰: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如果你送的禮品連自己都不喜歡,對方又怎么會喜歡呢? 這份尊重還要表現(xiàn)在細節(jié)上。如,若是買來的禮品,送禮時要記得把禮品上的價格標簽拿掉,同時不論禮品本身價值如何,最好還是要用包裝紙包起來;若對方遠道而來,你贈送的禮品就要考慮到便攜性,切不可讓禮品成為對方的負擔,即便價值頗高。 這份尊重也表現(xiàn)在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禮品在其日常生活中的可使用價值。比如,為恭賀朋友喬遷之喜,你準備送他一幅大的裝飾畫,這時應(yīng)首先考慮:他家里擺得下這么大幅的畫嗎? 此外,了解對方的所處地域、民族及個人的一些特殊禁忌,避免造成尷尬,也是尊重對方的重要表現(xiàn)。 傳情達意 禮品是感情的載體,因人因事因地贈禮,是社交禮儀的規(guī)范之一。無論你與受贈人是何種關(guān)系,當你向?qū)Ψ劫浰投Y品時,你定然是要向?qū)Ψ奖磉_一種心意。故此,禮品必然要承載你的這份訴求。簡而言之,賦予禮品一定意義,是物品之所以成為禮品的根本所在,也是禮品的天然屬性。所以在選擇禮品時,要針對不同的受禮者,相應(yīng)地選擇既與你的心意相符,又對受禮者有一定意義的禮品,方能顯得禮品的珍貴。一般說來,對家貧者,以實惠為佳;對富裕者,以精巧為佳;對戀人、愛人、情人,以紀念性為佳;對朋友,以趣味性為佳;對老人,以實用為佳;對孩子,以啟智新穎為佳;對外賓,以特色為佳。 簡而言之,最好的禮品應(yīng)該是根據(jù)對方興趣愛好選擇的、富有意義、耐人尋味、品質(zhì)不凡卻不顯山露水的禮品。因此,選擇禮品時要考慮它的思想性、藝術(shù)性、趣味性、紀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力求別出心裁,不落俗套。 品質(zhì)為上 禮品是一個宣言,它既宣告了你與接受者的關(guān)系,也反映了你希望自己在別人心目中樹立怎樣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它對接受者也是個宣言——他的忠誠 得到了你的認可,他的堅忍精神值得贊揚,他的領(lǐng)導才能對本部門至關(guān)重要,他的健康令人牽掛,他使得商業(yè)往來成為一件樂事……簡而言之,他值得感謝。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禮品是你人品或企業(yè)品質(zhì)的延伸,對方從中能衡量出你的興趣,甚至包括你的智慧和才干。送什么,如何送都會給人留下重要的、持久的印象。因此無論是私人禮品,還是商務(wù)禮品,是會議禮品,還是促銷禮品,也無論禮品的價值高低,都應(yīng)選擇質(zhì)量上乘的,切不可貪圖相對的便宜,或只注重華麗的外表,而忽略了禮品本身的質(zhì)量問題。試想一件禮品,無論是擺件,還是生活日常用品,對方接受沒多久就因質(zhì)量問題而成為廢品,將帶給對方怎樣的一種心情? 價格≠價值 送禮是雙方共同的行為,適度是原則。一般講,禮品太輕又意義不大,很容易讓人誤解為瞧不起他,尤其是對關(guān)系不算親密的人更是如此。但如果禮品太貴重,又會使接受禮品的人有受賄之嫌,特別是對上級、同事更應(yīng)注意。否則,即使收下,也會付錢,或者不久后必定設(shè)法還禮,這樣豈不是強迫對方消費嗎?因此,應(yīng)以對方能夠愉快接受為尺度,選擇輕重適當?shù)亩Y品。 這里的適度原則還應(yīng)同時考慮到贈、受雙方的經(jīng)濟情況。如果你比較富有,送禮給經(jīng)濟狀況一般的朋友也不宜出手太過于闊綽,以免使對方無所適從,有時還會引起不必要的尷尬,得到反效果。而送一些富有心思的禮品,也許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反之亦然,如果你給對方贈的送禮品超出你日常的經(jīng)濟水平,無論對方比你富有,還是與你相仿,也往往會讓對方感受到壓力。 有禮有理 每一次送禮,都需要一個新穎的說法。用“師出有名”來形容送禮的時機最恰如其分了。節(jié)日、生日、婚禮等有意義的紀念日,或探視病人時,都是送禮的最佳時機,會使收禮者不感到突兀,認為自然,容易接受。 送朋友遠行,也常贈送禮品。禮品通常是鮮花、點心、水果或書籍雜志等。禮品上須附有名片、以祝他一路平安。 送禮的時間間隔也很有講究,過頻過繁或間隔過長都不合適。送禮者可能手頭寬裕,或求助心切,時常大包小包地送上門去。有人以為這樣顯得大方,一定可以博得別人的好感,細想起來,其實不然。因為你以這樣的頻率送禮,目的性太強。另外,禮尚往來,人家還必須還情于你。總之,把握好適宜的送禮時機,是送禮藝術(shù)的關(guān)鍵。 時間場合兩相宜 如果是登門送禮,進到大門,寒喧幾句就奉上禮品。如果錯過了在門口送禮的時機,也可待坐定后,在主人倒茶的時候送。此時,不僅不會打斷原來談話的興頭,反而還可增加另一個話題。切記不可直到離開時,才想起要送的禮品,在門口拿出禮品相贈。此時,主人往往因為謙遜、客套而不肯接受,于是在門口拖拖拉拉,頗為狼狽。 遲到的生日或遲到的圣誕節(jié)雖然有點失去了它們的意義。但是在某些場合,有意識的推遲送禮時間未必不是一個好主意。比如,人們一般在接受邀請和婚禮之前送結(jié)婚禮品。然而,親友和好朋友也可以向新娘說:“我想等你安頓下來再送禮品給你,這樣我就會知道你真正需要什么,你說這樣好嗎?”女孩子一般都非常喜歡這樣。 商務(wù)禮品的贈送同樣要區(qū)分不同情況不同對待。例如在公司召開的新品發(fā)布會上,宜在開場時贈送禮品,而如果是答謝會,則最好在結(jié)束時再贈送禮品。與此同時,贈送禮品場合的選擇同樣重要。場合不當,即使是送上最珍貴的禮品、擁有最深厚的情義,有時也無濟于事。 送禮目的最重要的是使人開心,而不致讓人尷尬,甚或傷心、窘迫。例如,在歡慶的場合給主人送上一件易勾起主人對往事傷心回憶的禮品,或一件揭開主人內(nèi)心不宜告人的秘密的禮品,無論多么珍貴,都不合時宜。 又如,要給客戶贈送的是一份較為貴重的,適合私人使用的禮品,卻直接送到到對方辦公室,也是一個糟糕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