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禮品網(wǎng)訊】從北京雍和宮大街拐進戲樓胡同,胡同盡頭是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始建于元代的柏林寺。國際友誼博物館就坐落在這個鬧中取靜的皇城根下,這里藏著60年來世界各國賓朋送給中國的近2萬件珍貴國禮。
在這所幽靜古老的喇嘛寺中,國禮研究中心主任馬先軍帶領(lǐng)記者走進雍容而神秘的國禮世界,也帶記者走進新中國60年的外交歷史長廊。
國禮背后都有一段外交故事
“從1949年算起,直到2008年底,新中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政協(xié)副主席級別以上的國家領(lǐng)導人一共有346人。”馬先軍告訴記者,60年來,送給新中國國家機關(guān)和國家領(lǐng)導人的國禮據(jù)估算應該有十幾萬件,目前在國家博物館、國際友誼博物館、中央辦公廳總共藏有數(shù)萬件較為珍貴的國禮,禮物背后都有不少鮮為人知的掌故。
在國際友誼博物館,藏著一幅銀框鑲嵌的照片。銀框中是1970年11月13日毛主席會見來訪的巴基斯坦總統(tǒng)葉海亞·汗的新聞照片。這張不起眼的照片背后卻藏著一個牽涉全世界的故事。

葉海亞·汗(左)和尼克松,葉海亞·汗是中美建交的“信使”
葉海亞·汗1970年的這次來訪,給毛主席帶來了尼克松的口信,尼克松表示想同中國建立正常外交關(guān)系。12月9日,巴基斯坦駐美國大使希拉里作為“信使”,在白宮面見基辛格,轉(zhuǎn)達來自中國的積極回應?;粮窈髞砘貞浾f,當時沒有注意到“在這個信息隨發(fā)隨收的時代,我們竟然回到前一世紀那種外交辦法——由一名信使傳遞、宣讀手寫的照會的方法。”8個月以后,基辛格以環(huán)球旅行為名,經(jīng)巴基斯坦秘密赴中國訪問,中美大門就此打開。
國禮價值很難用金錢來衡量
9月1日,國家大劇院。正在這里展出的來自世界各國有關(guān)舞蹈和音樂主題的國禮,吸引了來自各地的游客。
近看這些國禮,很多都是用金銀、寶石、象牙、紅木等貴重材質(zhì)制作出來的。但國禮的價值不一定在于質(zhì)地,比如南歐國家的麥秸畫,雖然材料是不值錢的麥秸,但因為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文化內(nèi)涵,而身價大增。
“這件瓷天鵝是我們館的鎮(zhèn)館之寶。”馬先軍說,很多人知道尼克松訪華送給毛主席的禮物是瓷天鵝,但不一定知道這件天鵝工藝品的價值。

1972年尼克松送給毛澤東的瓷天鵝
有一種說法,尼克松拍板花15萬美元買下的這件“天鵝”,是陶瓷藝術(shù)家博姆的巔峰之作,比金子還貴。按照當時美元和黃金的比價,15萬美元相當于140公斤左右的黃金。今天再換算成美元,就是3000萬美元。如果考慮到這是中美關(guān)系大門打開的標志性國禮,價值就無法用金錢來衡量了。
尼克松訪華,送來的國禮中,除了天鵝和玻璃之外,還有兩樣特別的禮品。一樣是“土”,不過不是普通的土,而是來自月球上的土壤。另一樣是告訴中國一條信息——二戰(zhàn)末期被美軍擊沉的日本軍艦阿波丸號的沉船位置,傳說這艘船上裝著“北京人”頭蓋骨。后來中國“按圖索驥”,花巨資組織打撈。遺憾的是,沉船上沒有發(fā)現(xiàn)頭蓋骨,但是找到了不少鋁錠。
國禮檔案記錄中國外交60年輝煌
國際友誼博物館是我國收藏和研究外交禮品的專題博物館。這里收藏的國禮,記錄了新中國外交60年的光輝歷程。
50年代,新中國成立之初,這個時期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不多,國禮的品種相對單調(diào),大多來自社會主義國家和周邊的亞洲國家。蘇聯(lián)、朝鮮、泰國、印度尼西亞、柬埔寨……是這個時期最常見的國禮來源國。資本主義世界的禮物很少,來自非洲的國禮也幾乎沒有。
60年代后,中國外交領(lǐng)域逐步開拓,超越了“一邊倒”。這個時期來自非洲、拉丁美洲的國禮特別多。
70年代,是新中國外交高歌猛進的時代。尼克松訪華后,新中國迎來了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建交的高潮。這個時期是來自日本、澳大利亞和歐美的國禮的豐收期,也是新中國外交的豐收期。
80年代以后,和中國建交的國家更多,中外的交流更加頻繁。截至目前,中國和171個國家有正式外交關(guān)系,禮品種類和來源也更加多姿多彩。
從大蔥到汽車見證強國之路
“山東大蔥5000斤,江西金桔1000斤,白菜5000斤,蘿卜5000斤,冬筍500斤……”這不是哪個菜場的進貨記錄,而是中國送給蘇聯(lián)“老大哥”的國禮禮單。這份國禮既是毛主席第一次出訪蘇聯(lián)帶去的國禮,也是獻給70大壽的斯大林的“壽禮”。

1949年毛澤東訪蘇慶祝斯大林70大壽,送去的禮物只有大白菜、大蘿卜等農(nóng)產(chǎn)品
記者在這份新中國建國之初的國禮清單上還看到陶瓷、刺繡、茅臺酒、象牙雕、景泰藍、絲綢被面、枕套……都是中國當時能拿得出手、蘇聯(lián)人又能喜歡的最好的東西。
在中共中央的電報檔案中,留下了中央給山東分局一段很有意思的電文:“斯大林同志今年12月21日七十大壽,中央決定送山東出產(chǎn)的大黃芽白菜、大蘿卜、大蔥、大梨子作壽禮,請你們接電后于三日內(nèi)(即12月4日以前)購買每樣5千斤共2萬斤,由中央派飛機到濟南接運。飛機于12月4日到濟南,請注意時間。你們采購上列各項物品時請注意選擇最好的。”
當年分別以中國黨、政、軍的名義送給蘇聯(lián)和斯大林的這份厚禮,并不顯得“小氣”,但是確實顯得“土氣”。蘇聯(lián)在收到這份禮物后,也非常高興,特地在普希金歌劇院向社會展出,展示中蘇友誼。

斯大林回贈給毛澤東的禮物——吉斯110汽車
當時中國的工業(yè)才剛剛起步,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農(nóng)業(yè)國,蘇聯(lián)已經(jīng)是世界上一流的科技和工業(yè)強國,蘇聯(lián)送給中國領(lǐng)導人的是吉斯汽車、圖-154飛機。從蘇聯(lián)回贈給中國領(lǐng)導人的禮物,可以看出當時中蘇之間巨大的實力差距。
后來中國送出去的“國禮”,工業(yè)品漸漸多起來了。到了上世紀末以來,送出去的國禮,既有能代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色的手工藝品,也有很多機械、電子等工業(yè)產(chǎn)品的“新面孔”,電視機、U盤、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