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禮品網(wǎng)訊】外事禮品是外事活動的縮影和見證,陜西又是當之無愧的外事大省,這方面資源豐富,但對公眾而言,外事禮品一直蒙著神秘的面紗,高深莫測。
中國人講究“禮輕情義重”,但在改革開放初期,陜西人對外送禮是情“重”禮也“重”,不是做一個青銅大鼎,就是送一個很大個的瓷器,體積大、價值也大,生怕體現(xiàn)不出我們的友好情意。
“后來發(fā)現(xiàn),這些家伙好看不中用,又不好帶,最可怕的是外國人來得越來越多,老送這些大禮也有點招架不住。”陜西省外辦一位工作人員笑著說。省上對外賓送禮現(xiàn)在越來越講究特色和文化,外事禮品逐漸由“重”變“輕”,由“大”變“特”。
2010年7月,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問西安,這是“鐵娘子”第一次造訪千年古都西安,訪問當天,恰逢她56歲生日。省外辦和外交部禮賓司商量,準備給默克爾一個特殊的生日禮物,但送什么才能讓這位德國最有權(quán)勢的女人感到稀罕呢?
中花饃.jpg)
關(guān)中花饃
大家首先否定了大蛋糕,太沒新意,也體現(xiàn)不出陜西的地方文化色彩。省外辦的同志想到了長壽面,后來還真給默克爾做了長壽面,但這也不能取代禮物,送什么呢?有人靈機一動,張口喊道:“關(guān)中的花饃,這特色!”在過去貧瘠的年代,紅白喜事來往走動,花饃可是最高形式的禮品,而且很關(guān)中,很陜西。外交部禮賓司也因陜西的“創(chuàng)意”興奮起來。
千萬別小瞧這花饃,那可是純手工制作,絲毫不亞于西方的奢侈品。發(fā)酵、染色、捏花、造型、工序復(fù)雜得很,對技法要求相當高。
省外辦專門從渭南請來一位70多歲的民間藝人,這位老大媽帶著自己的家人兼助手在酒店里住了好幾天,精心制作了地地道道的關(guān)中大花饃。
當這一神秘的禮物用小車推出來的時候,酒店服務(wù)員和在場的中方、外方嘉賓一起唱起了生日歌。默克爾得知這是陜西傳統(tǒng)的生日花饃時,非常好奇,仔細端詳,就像在鑒賞一件稀世珍品。她叮囑工作人員,走的時候,一定給我?guī)希?br />
這種特殊的生日慶祝形式以及中方的體貼入微,讓默克爾非常感動。但是花饃依然不能取代正式的禮品,畢竟這是默克爾第一次訪問西安。
工作人員打聽到默克爾屬馬,于是便想在馬上做文章,三彩馬、兵馬俑的陶馬復(fù)制品、還有“馬踏飛燕”的青銅馬……可這些都送過外賓了,還能不能有更好的創(chuàng)意?大家絞盡腦汁冥思苦想但不得其解。

1954年生人的默克爾屬馬
省外辦主任張寶文提醒大家說,陜西歷史博物館珍藏著一件舞馬銜杯紋銀壺,不僅有馬,而且有歷史、有故事、有文化,你們可以考慮考慮。
一語道破,眼前頓時豁然開朗。這舞馬銜杯紋銀壺有歷史,是上個世紀70年代在西安出土的唐代皇室珍品;有故事,是因為它的出現(xiàn),證實了讓人憧憬不已的風流天子唐玄宗時期的“舞馬祝壽”確有其事;有文化,是因為這件銀壺很傳神、很形象地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碰撞、融合與創(chuàng)新。
.jpg)
唐代“舞馬銜杯紋銀壺”復(fù)制品贈送給屬馬的默克爾十分貼切
就它了!外交部接到陜西的報告后,也對這一創(chuàng)意大加贊賞。省外辦很快和有關(guān)部門做了一件舞馬銜杯紋銀壺的復(fù)制品。后來事實證明,默克爾既欣喜又感動。她小心翼翼地捧過這件寶物,觀賞完后又輕輕遞給工作人員,再三叮囑,收好、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