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禮品網訊】紫砂變化萬千的卓越風姿和千百年來積淀的厚重文化讓人陶醉,但是投資紫砂壺,不僅要懂歷史文化及書法繪畫等知識,還要有悟性及鑒賞紫砂壺的好“眼力”。
品種要“精”
紫砂壺從被燒造出來的那一刻起,便注定終身與茶結緣,不用來泡茶的紫砂壺就像失去生命的軀殼,沒有任何意義。這一點,在嗜茶者中早已形成共識。但隨著紫砂泥的日益稀少,想要選購一把稱心如意、高檔次、高品位的紫砂壺時,我們才驀然發(fā)現(xiàn),昂貴的價格已經使紫砂壺成為了一種投資品種,即使是數年前花千八百元就可以買到的普通紫砂壺,現(xiàn)如今的價位也水漲船高,飆升至萬元,更不用提名家燒制或年代久遠的紫砂壺了。紫砂壺的投資收藏也已成為文人雅士對茶文化的另一種理解,若無一把上好的紫砂壺,配以絕好的茶葉,這一切都缺乏了底蘊與信服度,愛茶者與賞茶之士可在把玩之間,細品那幽幽茶香,感受那份靜謐愜意。
行情要“準”
上世紀80年代,一位紫砂制作者的作品,每把僅需百元左右,但隨著這個制作者成為高級工藝師后,其制作的壺達萬元左右。一般情況下,紫砂壺根據其制作者的身份——助理工藝師、工藝師、高級工藝師甚至國家級大師,紫砂壺的價格從數十元、數百元至數十萬元不等。所以普通市民投資收藏紫砂壺要量力而行,工薪階層可以選擇工藝師的作品,以小搏大。
投資紫砂壺,無論是看中制作者,還是藝術價值,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有眼光。已故泰斗顧景舟的茶壺,早期才380元一把,現(xiàn)在已經近百萬元了,而其與韓美林合作的“提梁盤壺”以1150萬元的價格摘得近現(xiàn)代及當代紫砂桂冠。作為大多數普通收藏者,關注中青年工藝師的作品,這些技師的價格多在1萬元上下,又屬于新實力派,潛力巨大。
藝術品投資具有其它的理財投資無法比擬的升值潛力和空間。然而,成功藝術投資卻與其它投資有著更大的區(qū)別:它本身是非常“吃功夫”的事情,一定要緣于喜愛,終極目的是“收藏”而非“投資”。否則,純粹的抱著投資甚至投機的念頭,頭腦一熱認為跟在別人后面就能賺大錢,用臨時抱佛腳的心態(tài)想在收藏上賺大錢,很容易跌落到巨大的風險中去,甚至把本錢都賠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