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禮品網(wǎng)訊】在中國古代皇帝的生日被稱為圣壽節(jié),明清時改稱“萬壽節(jié)”,萬壽節(jié)時舉國歡慶,百姓放假,相當于現(xiàn)在的國慶節(jié)。故宮遺留下來的一幅《康熙萬壽盛典圖》,為我們詳細記錄了皇帝過生日時的盛大場面。
1713年陰歷三月十八日是康熙皇帝的六十大壽。中國民間對于逢十的整壽特別重視,康熙也不例外,他號令全國為自己的花甲大壽舉行了盛大慶典。
《康熙萬壽盛典圖》正時當時的真實記錄。全圖為絹本,設(shè)色,縱45厘米,分為上、下兩卷,上卷景致自暢春園到西直門,下卷自西直門到故宮神武門,總長度達50多米,堪稱巨幅長卷。
《康熙萬壽盛典圖》節(jié)選
全畫構(gòu)圖嚴謹,采用傳統(tǒng)的俯瞰透視法,精細描繪出從暢春園到故宮神武門,沿途臣民為康熙祝壽的盛大場面。
從《康熙萬壽盛典圖》上卷可以看到,從暢春園到西直門,一路上張燈結(jié)彩,“中央部委”和各地官員搭建了為康熙祝壽的各色彩棚、金殿,棚里擺放著官員精心準備的壽禮,金殿里掛滿壽幛,壽幛上寫著對皇帝的贊美和賀詞,另有若干戲臺,戲臺上鑼鼓宣天,上演著為皇帝祝壽的吉祥戲劇。沿途百官分隊而列,遠遠望見皇帝的駕鑾到了,無不磕頭祝壽。隨行的太監(jiān)則笑咪咪地向跪在地上的官員們分發(fā)壽桃、壽糕等點心,讓臣民們分享皇帝的福壽之喜。
《康熙萬壽盛典圖》節(jié)選
《康熙萬壽盛典圖》不僅有宏大的場景,還有細微的人物描繪。細觀圖中的人物,有的表演彈唱,有的悠然觀賞,有的騎馬張望,生動細致地記錄了康熙盛典上的每一個歷史瞬間。
《康熙萬壽盛典圖》把康熙皇帝慶壽的整個行程都用圖畫的形式完整的記錄下來??v覽全圖,隨著畫中的隊伍走上一遭,仿佛讓人身臨其境,親自參加了慶典一樣。
據(jù)檔案記載,康熙從暢春園回到故宮之后,就要舉行盛大的宴會,在宴會開始之前,康熙還要親自過目大臣們進貢的壽禮。這些壽禮來自天南海北,都是百官們精心搜羅來的奇珍異寶。
象牙雕刻的“群仙祝壽龍船”
今天收藏在故宮的象牙雕刻群仙祝壽龍船,是壽禮中最精巧的一件。它分為上中下三層,上層有龍鳳旗、蓋、傘,中層有福、祿、壽三星,下層有韓湘子、何仙姑等八仙,雕刻精細,身價不凡。
青花萬壽瓷瓶,是專為康熙皇帝精心燒制的壽禮,整個瓶體用青花釉寫滿一萬個不同形體的篆書“壽”字,寓意“萬壽無疆”。

萬壽瓷瓶,上面有一萬個壽字
欣賞完琳瑯滿目的壽禮,皇帝的壽宴也就正式開始了。
據(jù)專家介紹,參加皇帝的壽宴,可不像參加普通百姓的壽宴,送完壽禮,祝壽一番就可以坐下來享用美食了。清代皇帝的壽宴禮儀重多,具有非常嚴格的程式。每有一道禮儀,所有赴宴的人都要隨著口令出來磕頭、起、回座,反復(fù)反復(fù)可能有四五次的樣子。所以一頓飯下來,根本沒有時間坐下來吃飯,就剩下磕頭了。
皇帝的慶壽宴會之后,看戲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娛樂活動。建于乾隆年間的暢音閣,是故宮最大的一座戲臺,分為上中下三層,歷代皇帝、太后的壽辰都是在這里演戲。它對面的閱是樓,就是皇帝后妃們看戲的場所。
《乾隆八旬萬壽盛典圖》,乾隆事事效仿他的祖父康熙
自康熙之后,他的孫子乾隆皇帝慶壽時,也效仿繪康熙繪制《萬壽盛典圖》。這幅《乾隆八旬萬壽盛典圖》,描繪的就是乾隆八十壽辰時舉國上下普天同慶的盛大場面。
乾隆皇帝不僅為自己慶壽,也為母親舉辦隆重的壽誕。北京故宮的這幅《慈寧燕喜圖》,就是乾隆為生母崇慶皇太后做壽的場景。畫中的乾隆皇帝親自舉著酒杯為母親祝壽,充滿了普通百姓家庭的溫馨與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