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禮品網(wǎng)訊】“報效”即“送禮”,是舊時官場的“潛規(guī)則”。中國近代留學(xué)生之父容閎博士曾有過三次“報效”,他在《西學(xué)東漸記》里未提一筆,外間亦鮮為人知。其中一次是在1856年,報效的對象是同治中興名臣曾國藩。
1855年,畢業(yè)于耶魯大學(xué)的容閎抱著“以西方之學(xué)術(shù),灌輸于中國,使中國日趨于文明富強之境”的雄心壯志回國,結(jié)果四處碰壁。1863年入曾國藩幕,提出購買“制器之器”,發(fā)展中國軍工業(yè)的構(gòu)想,獲得曾氏首肯,同年10月被委為“出洋委員”,授予五品軍功,賞戴花翎,攜款銀六萬八千兩出洋采購機器。1865年機器運抵上海,這批機器與丁日昌花了六萬兩銀子買下的虹口旗記鐵廠合二為一,創(chuàng)辦了中國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江南制造局。坐鎮(zhèn)徐州剿捻的曾國藩知道,容閎回國后必循官場陳例“報效”,特意于同治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致函曾紀澤:“容閎所送等件如在二十金以內(nèi),既可收留,多則璧還為是”。
容閎是中國第一位留美學(xué)生,中國留學(xué)生事業(yè)的先驅(qū),被譽為“中國留學(xué)生之父”
那么,容閎“報效”曾國藩的器物、銀兩若干到底是什么呢?同治五年(1866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曾國藩上《容閎赴西洋采辦鐵廠機器有功請予獎勵片》,“仰懇天恩,俯準以同知留于江蘇,遇缺即補”。容閎《西學(xué)東漸記》也說:“于是予以候補同知之資格,在江蘇省行署任譯員,月薪二百五十金。若以官階記,當(dāng)日之四口候補道,無此厚俸也”。但是,容閎由“五品軍功”的虛銜升任五品實官,恐怕和他的那番“報效”無關(guān),誠如曾國藩上片所言,容閎出洋采辦鐵廠機器,“不避險阻,涉歷重洋,為時逾兩年之久,計程越四萬里而遙,實與古人出使絕域,甚難相等,應(yīng)予獎勵,以昭激勵”。
容閎憶及游美歸國初期一度任海關(guān)譯員,不屑與“狼狽為奸,以圖中飽”的海關(guān)通事為伍,決然辭職,宣稱:“予之操行差堪自信者,惟廉潔二字。無論何往,必保全名譽,永遠不使玷污”,友人也評說“容某雖貧,傲骨殊棱棱”,但他后來居然濡染上中國官場上的“報效”陋習(xí),難道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水土異也”?是耶非也?淺析一二:
曾國藩,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中國近代現(xiàn)代化第一人
容閎1865年的“報效”曾國藩,實出于一份千里馬對伯樂的感遇之恩。歐洲的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洪楊之亂荼毒生民,中興名臣曾國藩投袂而起,中流砥柱,購買洋槍洋炮,既為了剿內(nèi)亂,也為了防外患。1863年,容閎和曾國藩在江南大營一番晤談之后,曾氏日記中出現(xiàn)了解決中國日后根本問題的“制器之器”四個大字,而他日后與李鴻章創(chuàng)立的江南制造局,照容閎的話說:“此廠實乃一永久之碑,可以紀念曾文正之高識遠見。世無文正,則中國今日,正不知能有一西式之機器廠耶?”曾國藩后來還促成了容閎的幼童留美計劃,惜乎曾國藩1871年冬薨于南京,未睹幼童留美的成行,容閎說:“曾氏雖未親睹其結(jié)果,而中國教育之前途,實已永遠蒙其嘉惠。今莘莘學(xué)子,得受文明教育,當(dāng)知是文正之遺澤,勿忘所自來矣。”在容閎看來,曾氏一生政績、忠心、人格皆邁群論,猶如珠穆朗瑪峰高聳于喜馬拉雅群峰之巔,令人望而生景仰之思。
那么,容閎“報效”曾國藩的究竟是銀兩還是器物?由曾氏“容閎所送等件如在二十金以內(nèi),既可收留,多則璧還為是”這句話來看,他“報效”的不是黃金白銀,而是西洋的“奇巧淫技”,企望借助這些西洋發(fā)明拓展一代名臣的視野,轟然一聲打開鐵門。誠如他的老友吐依曲爾1878年4月10日在耶魯法學(xué)院的演講中所言,容閎“從頭到腳,身上每一根神經(jīng)纖維都是愛國的。他熱愛中國、信賴中國、確信中國會有燦爛的前程,配得上它的壯麗的山河和偉大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