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禮品網(wǎng)訊】公司與客戶的業(yè)務關系主要靠各級主管來維系。但是由于很多公司都有嚴格的送禮受禮制度,商業(yè)主管常常無法從公司取得足夠的交際經費。因此,實際情況往往是,公司與客戶的交往變成了商業(yè)主管之間的私人交往。商業(yè)主管送禮應該有計劃有預算,無論是公司付款還是主管個人付款購買禮物,都不應超出計劃和預算。
如果送禮給你的人不在你原定的送禮計劃內,最好不還禮。這種人通常和你沒有業(yè)務關系,你弄不清他送禮給你的原因,也許是你忘記了你曾幫助過他,他送禮感謝你來了。如果是這樣,你還禮給他,反而不近人情,因為你令他無法實現(xiàn)感謝你的心愿。
國際間很多生意人送禮都習慣在禮物內附一張禮物卡,并且在卡片上寫清楚送禮的原因。如果是節(jié)日,便寫上節(jié)日祝詞,如果是受禮人的喜慶日子,便寫上喜慶賀語;如果是為感謝受禮人等特別原因而送禮,則寫上感謝的語句。
下面這張禮物卡的寫法,不僅清楚他說明了送禮的原因,而且真誠地表達了對受禮人的感謝之情:
“這份小小的節(jié)日禮物謹表我的心跡:我永遠忘不了今年春天,我們工廠在那場大風暴中遭受到慘重的破壞,是你幫助我們走出了困境。”
如果你的公司經營不佳,或者公司規(guī)??s小,則應該減少送禮的開支,碰上生意不好的年頭,公司或主管個人都不必勉為其難送禮給客戶。但是,當節(jié)日來臨之際,你很有必要給那些習慣了收你的禮物的人們寄節(jié)日賀卡,并且親筆寫上誠懇的語句,解釋今年破例不送禮的原因。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中國人送禮的消費越來越高,尤其是生意人、關系多,送禮必須平衡所有的關系,不能厚此薄彼、顧此失彼。碰上不景氣的年頭,生意人要應付這么多禮尚往來的送禮可不容易。
生意人為此大傷腦筋。不送禮則不近人情,送禮又力不從心。于是只好降低送禮的檔次,盡量節(jié)省開支。其實這樣做的效果并不好。試想你的客戶或朋友去年中秋收到你送的名店名牌月餅,今年收到的是大眾化的月餅,你會怎么想呢?
學學西方人,送張節(jié)日賀卡,委婉他說明自己無能力送禮。這種坦然灑脫的作風比 “打腫臉充胖子”或降低送禮檔次去應付各方面的人際關系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因為它表現(xiàn)出你待人的真誠,沒有虛飾,因而沒有被人懷疑以假亂真、以劣充優(yōu)去騙取人情的危險。
其實,禮尚往來的人們,并不都是沖著禮物本身而來的,大都是借物傳情而已。如果你實在送不起禮物,也得有別的傳情表示,例如打個電話,送張賀卡之類。
以調侃的語言暗示自己無能力送禮比直截了當他說明要好得多,首先是不會令對方尷尬,其次是表現(xiàn)出自己的樂觀通達,不乏幽默情調。
商業(yè)主管與客戶的禮尚往來,根據(jù)國際間的習慣是有金額限制的。一般認為,初級主管和中級管理人員送禮給客戶,開支在40美元左右為宜:中級以上管理人員可開支45-60 美元;高級主管送禮給客戶的高級主管和生意場上關系密切的朋友,可以開支5O-15O美元。根據(jù)國際慣例,生意人之間的禮尚往來開支極少超過150美元,這個數(shù)目可被視為商業(yè)送禮的上限。